整十数加减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整十数加减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整十数加减教案1教学内容: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P24—25页)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创设了“青蛙吃害虫”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体会加减法的意义。然后,用计数器帮助学生建立加减的直观表象。最后鼓励学生列出抽象的算式,这使学生经历了从“具体情境——形成表象——抽象出算式”的过程,有助于对加减法的理解。
设计理念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关注内容的人文价值,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3、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4、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5、运用激励性的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积极的主动的学习。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百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第三课时,由于有整十数加减法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这两节课做铺垫,再加上学生对这一类型的加减法已经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和计算方法,因此,学生学习起来不太困难,学习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30中的3在十位上,表示3个十,也就是相同数位相加减。基于此,在教学中应将加减运算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在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同时,更侧重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也就是让学生在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多样化。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学会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计算方法,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的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3、对学生渗透环保和爱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经历探索运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教学准备:计数器、小棒、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学前准备
(1) 填一填
7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50里面有( )个十,30里面有( )个十,合起来是( )个十
【复习数的组成,为学生铺垫了相同数位相加的算理】
(2)小竞赛
32+5 70-60 78-6 39-4
26+3 88-5 30+20 83+6
2、猜谜语,揭示课题
小小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常在田里住,捉虫保庄稼。(打一动物----青蛙)
青蛙现在在什么地方?它们在田里做什么呢?(吃害虫)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青蛙吃害虫”(出示课题)
青蛙可以把庄稼里的害虫吃掉,农民就不用把农药喷撒在庄稼上,这对我们的环境就可以起到净化的作用,我们就能吃上绿色食品。青蛙对我们有这么多的好处,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它们呢?(不能捉它,要保护它)
【低年级的数学课,要加入小孩子喜欢的元素,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老师用猜谜语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对学生渗透环保和爱护动物的教育。】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过度:
有一只小青蛙知道同学保护它们的决心后,给我们班发来了一封邀请信,邀请我们去参加青蛙王国举行的捉虫比赛。你们去不去呀?
【邀请信的形式,可以更进一步地促进学生和动物小青蛙之间的友好关系,并把学生带进一个轻松的童话世界,有效组织学生有秩序地进行课堂教学。】
比赛的现场可真热闹呀!看,有两只青蛙正抢着吃害虫呢!它们都说什么话呢?
生1:小青蛙说:“我吃了30只害虫”。
生2:大青蛙说:“我吃了56只害虫”。
2、青蛙很细心,随时收集身边的数学信息,我们能不能根据它们收集的数学信息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呢?
生1: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
整十数加减教案2教学内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p56—57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1—3)
教学目的:
1、初步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正确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仔细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3、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难点:正确掌握口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数根
教学过程:
一、看图引入:
1、(课件)大家看这幅主体图,图上都有什么?还有什么?
2、你能估计一下,这里大概有多少盆花吗?大概有多少盆黄花?多少盆红花?你是怎么知道的?
3、小结:我们数花的数量的时候,可以一盆一盆的数,也可以10盆10盆的数,还可以5盆5盆的数,怎样方便怎样数。
4、你能看图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二、新授部分:
(一)教学例1(1):
1、现在我就来解决你们说的几个问题(板书)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谁能完整地把这个题目说一遍?(板书)红花有10盆,黄花有20盆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这个题目怎么列算式呢?
(1)学生讨论 (2)指名回答 (3)老师小结
2、(板书)10+20= 这道题等于多少?你是怎样算的呢?
生1:1个十和2个十和起来是3个十,也就是30。
生2:把20放在心里,再往后数10个。
生3:个位加个位,十位加十位,得到30。
3、你们算对了吗?你能想什么办法证明给大家看呢?(摆小棒,计数器)
4、小结:以后我们计算几十加几十的题,可以用数的组成来计算,整十整十的相加。
5、基本练习(课件):
40+20 30+50 60+10 20+70 20+10+50(你怎么想的?)
(二)教学例1(2):
1、那么刚才小朋友还提出了这个问题:还有多少盆紫花?
谁能完整地把这个题目说一遍?(板书)紫花有30盆,我要搬走10盆,还有多少盆紫花?这个题目怎么列算式呢?
(1)学生讨论 (2)指名回答 (3)老师小结
2、(板书)30-10= 这道题等于多少?你是怎样算的呢?
(1)学生讨论 (2)指名回答 (3)老师小结
3、你们算对了吗?你能想什么办法证明给大家看呢?(摆小棒,计数器) ……此处隐藏15037个字……题要考考大家了,看看谁在活动之前,把老师的要求听得最仔细:一捆小棒表示多少?那又摆了两捆小棒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一捆小棒表示10根,又摆了两捆表示黄花的数量有20盆。
师:小朋友们听得可真仔细啊,那如果要求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应该怎样列算式呢。
(师用实线圈把左右3个小磁铁圈起来。)
生:10+20
(师根据生回答板书算式)
接着师指导学生进行口算的思考过程
①10是几个十?20是几个十?
②1个十加2个十,合起来一共是几个十?
③3个十怎样写?怎样读?(3个十,在十位上写3,个位上写0,这个数写作30,读作三十,在这里给学生强调下无论是读数或者是写数都是从高位开始。)
板书:10+20=30
(让学生理解思考过程,可让学生反复说过程)
小结:口算10+20得多少,分三步想:先想10里面有几个十?20里面有几个十?后想1个十加2个十得几个十?再想3个十是多少,应该怎么样写?
师:小朋友们,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你们明白了吗?那我们马上来检验一题
20+30 10+40 30+50
(生思考,和同桌小声讨论,后汇报,说思考过程,你是怎样想的?)
(2、)整十数减整十数。 生再用小棒摆。师在黑板上用小磁铁演示。
师:现在有紫花30盆,我们应该用多少捆小棒来表示紫花的数量呢?(30)
那现在工人师傅搬走了10盆。搬走的10盆我们应该怎样表示呢?(去掉1捆小棒,生拿走1捆小棒,师用虚线圈把其中1个小磁铁圈起来。)
师:现在还剩下多少盆花?怎样列式计算?(先在练习本上写算式,再汇报。)
生:还剩下20盆紫花,30-10
师:30-10=20,说一说你是怎么样快速算出答案的?
(师引导生用数的组成来思考:30是3个十,10是1个十;3个十减1个十得2个十;2个十是20。)
板书:30-10=20
小结: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第二个知识,整十数减整十数。
生齐读:10+20=30 30-10=20 小结:在口算时,我们同样可以用数的组成来思考。整十数加整十数,就是想几个十加上几个十;整十数减整十数,就是想几个十减几个十。小朋友们,你们会了吗?(会)既然会了,那老师可得考考你们了。
3、指导生完成做一做题目。
第一题:30+40 请学生上黑板用小磁铁演示,按后根据图说一说
①30表示什么?40 表示什么?30+40又表示什么?
②30加40 的和表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数的组成。)
第二题:70-30请同学们想一想70和30各表示什么?40又表示什么?
4、及时练习:算一算、想一想(生快速口算,选取个别题目指名学生说思考过程。)
50+30
30+10
40+50
20+30
30+50
50-30
30-10
60-40
三、巩固练习。
1、游戏:送信。
在黑板上贴上小猴(得数为30)、小兔(得数为70)、长颈鹿(得数为20),小鸟(得数为50)四个信箱,发给学生一些口算卡片,口算出得数,然后对号入座。
师:请大家先给小猴送信。(生将得数是30的卡片贴在小猴的信箱中。再集体订正。)
20+50
30-10
90-20
10+10
80-60
10+40
60-30
60+10
90-40
30+20
40-10
70-20
80-50
50-30
40+30
2、首尾相接练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第一个同学先一道题,要求题目必须是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加减法不限。第二个同学用第一个同学的得数再编一道题,以此往下继续进行练习,。如:第一个学生说20+40=60;第二个学生说60-10=50、、、以此类推。(这个游戏主要是考考学生反应,巩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练习,还可以渗透倾听习惯的培养,要想完成游戏,必须学会听游戏规则。)
四、全课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知识。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让生畅所欲言,引导说出本节课所学内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板书设计 :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30-10=20
30-10=20
10+20=30
30-10=20
教学反思 :
让学生学会应用已学过的数的组成知识,掌握口算的方法,能够进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 通过创设情景,学生主动探索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游戏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将知识灵活运用于生活中。
作业设计第62页的1、2题做一做。
整十数加减教案15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通过人人参与口算方法的指导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推理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通过分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重点难点:
相同数位相加的问题。
教学方法:
指导、自主合作、讲授
教学具准备:
小棒、计数器、正方体盒子
前置性作业设置:
26+3= 23+20= 36-20=
1、你会计算吗?
2、说一说你的算法。
自主学习指导
看课本第22——23页的情境图及内容,看一看,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说一说你的算法。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2、讨论交流前置作业。
要求:别人在说的过程中其他同学要认真听,如果说的有问题你要帮助纠正。
3、小组选代表汇报交流。
要求:在汇报过程中如果回报的不完整,其他成员要进行补充。
4、教师总结。
5、课堂作业。
42+5=20+30=58-20=46-5=70-30=63+10=45+3=36-5=
教后反思:
通过学习,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推理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