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壁虎借尾巴》优秀教案

时间:2024-07-15 23:44:15
精选《小壁虎借尾巴》优秀教案四篇

精选《小壁虎借尾巴》优秀教案四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壁虎借尾巴》优秀教案4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壁虎借尾巴》优秀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组。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鱼,老牛和燕子尾巴的作用以及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

3.能按事情的先后顺序练习说话。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鱼、老牛、燕子尾巴的作用以及壁虎的尾巴能再生的特点。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

2.知道几种动物尾巴的作用以及壁虎尾巴能再生。

教学时间

三课时

加说话写话一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本课的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二、教学重点

(一)学会生字及生词。

(二)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朗读课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壁虎吗?一天小壁虎的尾巴被蛇咬住了,他使劲一挣,尾巴断了,怎么办呢?它到处借尾巴,它借到了吗?通过学习课文你就知道了。(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范读。

1.范读全文。

2.边听边想:小壁虎都是向谁借尾巴?

3.老师读完后学生回答。

小壁虎向小鱼、老牛、燕子借尾巴。

(三)学习生字。

1.在课文中画出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

2.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及生词的音。

(1)学生自己读。

(2)老师检查读的效果。

3.读一读带有生字词的句子。

4.识记生字。

壁:上下结构,共

16笔写成。上左边是“”,上右边是“辛”,下边是土字底。墙壁,壁纸,壁画。

虎:笔顺:,下边“几”,也可以这样记,虎字头“”加“几”。壁虎;趴在墙上,专门吃蚊子,苍蝇,蛾类,对人类有益。因此我们不要伤害它。

尾:尸字头里面是“毛”。尾巴,结尾,排头排尾。尾当末了讲。

难:又字旁(捺改成点),右边是谁的右边,可以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记。

爬:“爪”字的第四笔写得长、平一些,把“巴”托住。

行:单人旁加“”。行吗?行动,行为。

告:上边“”,牛下面不露头,下面一个口,可以用顺口溜来记字,“一口咬掉牛尾巴”。

诉:言字旁,右边“斤”加一点,告诉,跟别人说的意见。诉说。

新:左右结构,左边是“立”和“木”的变形“”,右边“斤”不要加点。新和旧是反义词。

(四)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

1.自己读。(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读一读,因为课文较长。)

2.小组内读一读,起到互帮互学的作用。

3.指小组汇报读。

(每人读一自然段。)

通过反复读一是能够把课文读通顺,另外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五)指导书写生字。

(六)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鱼、牛、燕子尾巴的用处及壁虎尾巴再生的特点。

(二)能按事情的先后顺序练习说话。

(三)分角色,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一)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鱼、牛、燕子尾巴的作用以及壁虎尾巴能再生的特点。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了解壁虎尾巴再生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交代学习目标。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6课,齐读课题。这课可有意思了,小壁虎有一条长尾巴,它的尾巴和别的动物的尾巴不一样,哪儿不一样?你想知道吗?我们不仅要知道这个,而且还要知道其它几种动物尾巴的作用。

(二)质疑。

通过昨天的学习,你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请提出来。

请学生质疑,根据情况,有的可以当时解答,有的可等到讲读课文时再去解决。

(三)逐段学习课文。

1.读全文。

(1)这篇课文的题目是《小壁虎借尾巴》请你一边读全文,一边想,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写小壁虎借尾巴的?

(2)读后学生回答:第3、4、5自然段是写小壁虎借尾巴的。

2.请你快速读第3、4、5自然段,想一想小壁虎都是向谁借尾巴,请你在“谁”下面画横线。

(1)学生边读边画。

(2)学生回答,你画的是什么?

(板书,并且出示鱼、牛、燕子的图片。)

3.学习课文第3段。

(1)指名读这自然段,想这段共有几句话?

(2)老师出示前三句话,学生一句一句地读,老师分别出示:

谁来到什么地方

它看见了什么

说了什么。

在此过程中,理解句子的意思,和词语的意思,并且充分朗读。在理解“游来游去”时,找学生到讲台来表演,走来走去,以助理解游来游去。同时出示(

)来( )去让学生照样子说词语,以丰富学生的词汇。

学习第三句话时,老师出示句子让学生比较:

“小鱼姐姐,您的尾巴借给我行吗?”

“小鱼,你的尾巴借给我。”

让学生读这两句话,想:哪句好?为什么?(体会到前一句表现小壁虎很有礼貌,用的是商量的口气)。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

(3)小鱼把尾巴借给小壁虎行吗?指名读第四句话。(板书:拨水,同时出示活鱼实物,让学生观察并体会小鱼是怎样用尾巴拨水的。)

想一想:小壁虎为什么没有借到尾巴?

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小鱼姐姐说话的语气,并让人听出小鱼尾巴的作用。

(4)自己小声读这一段课文,用“谁来到什么地方,它看到什么,说了什么”的句式,说一说小壁虎向小鱼借尾巴的过程。(对学生进行按句式说话的练习)。

(5)投影:出示图,用刚才的句式说一说小壁虎向小鱼借尾巴的过程。

(6)分角色朗读这一段。

……此处隐藏7916个字……4、交流阅读情况:

(哪些问题你已经解决了,说说你的想法。)

5、教师帮助理一理: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经过、结果。

四、指导写字:

1、让学生观察范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想想笔顺,然后描写。

2、提出自己写不好的地方。

3、教师范写。

4、学生仿写。

五、作业:

收集资料:请教父母,读读课外书,上上网,你知道还有哪些动物有尾巴,那些尾巴有什么用?

第二课时

一、游戏激趣,复习导入:

1、猜字谜:

1)你错一半。

2)虫子爬到文字边。

3)看字它是虫,其实不是虫。

2、读词语:

(多媒体课件出示画面:墙角飞舞着几只蚊子,每个蚊子身上各有一个词语。)

师:小壁虎最爱吃蚊子了,如果你能读准蚊子身上的词语,那么小壁虎就能吃到蚊子了,你来试试吧。

指名学生读,读准了,蚊子就不见了。

3、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自己读懂了好多问题,如: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

(指名学生说说)他向谁借尾巴?——

(学生边说,教师边贴出这些动物的图片)借到了没有?

4、你们想帮小壁虎借尾巴吗?

今天我们分别组成小壁虎队、小鱼队、老牛队、燕子队,来做一次借尾巴的游戏吧。

二、细读课文,读中悟文:

师:小壁虎队、小鱼队、老牛队、燕子队,你们先在课文中找找,哪些段落是讲你们怎么借的,怎么回答对方的。再读读,作好准备。大家作好了准备,我们的游戏就开始了。(学生分别读相应的段落)

师:大家准备好了吗?小壁虎队,你们先向哪队借?(这三个自然段的教学顺序由学生的情况随机决定,下面仅以先教学第三自然段为例。)

1、学习第三自然段:

(1)引读:

师:小朋友,看大屏幕(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文字和插图),我们做个“我问你答”的游戏,老师问,小朋友找到句子回答老师。

师:小壁虎爬呀爬,爬到——生:(略)

师:他看见小鱼——生:(略)

师:小壁虎说:“——”生:(略)

师:小鱼说:“——”生:(略)

[教师改变读的方式,引起学生读的兴趣。在不同形式的读的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地了解了课文内容,理清了句子关系,领会了作者写作的顺序。为后面的续述打下基础。]

(2)练读对话的不同语气:

小壁虎队,你们借不到尾巴是因为你们不礼貌吗?(找出小壁虎的话,读出礼貌语气)

小鱼队,是因为你们很高傲吗?

(找出小鱼的话,读出热情的语气)

(3)教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4)表演读,品悟“摇”。

你们见小鱼摇尾巴了吗?指名一学生用手势表演。学生站起来边读边自由做动作。

(5)了解尾巴作用,启发想象,拓展延续。

师:小壁虎那么有礼貌,为什么还是借不到尾巴呢?——原来小鱼的尾巴有那么大的用场。要是小鱼把尾巴借给了小壁虎,那会怎样?小壁虎借到了小鱼的尾巴有用吗?现在,小鱼队、小壁虎队你们分别想对对方说些什么?

(6)小结,请另两队评议,给优胜队发奖(奖品为小壁虎、小鱼等头饰)

2、合作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学习方法基本与上面相似

(1)各队找到段落,四人小组学习。先由一个“小老师”学老师问一问,其他同学答。然后交流自己读懂及有疑问的地方。再分角色感情朗读。

[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学习与人交流,与人合作,培养团结合作精神。]

(2)引读。

(3)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4)引导学生品读第四段。

师:你们读得这么认真,老师也多想来读读,你们能给我一次机会吗?

(教师读第三段,故意读错一些地方)

师:你们喜欢这样读吗?

学生评议,指出老师朗读中感情处理不当的地方。

师:我们一起读读吧!

(5)放手让学生读第五自然段。

师:我又想读这段,但想想刚才很担心,我想还是你们读给我听听吧。

[师生互动过程是开展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途径,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主要渠道。这里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给学生的朗读带来了莫大的鼓舞。同时,教师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一改原先的“教师指导,学生接受”的被动的学习局面,让学生通过对老师朗读情况的评议,提高了他们参与学习的兴趣,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展示了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学会学习。]

(6)表演读。品悟“甩”、“摆”。

(课件演示老牛竖尾巴、甩尾巴,燕子摆尾巴的动画。)

学生看后出示与画面中的动作相对应的字“甩”、“摆”。并让学生用手势表演。

两两合作,表演赛读。

(7)及时鼓励,分发“奖品”。

3、全体起立,戴上“奖品”,表演第3、4、5段。

三、续述故事,拓展延伸。

1、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的作用?交流上节课后收集的资料。学生自由说。

[通过收集资料,交流资料,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材料的能力,而且从交流中获得了许多课外知识,使课内与课外自然地沟通了,使生生之间的感情沟通了,使语文教学的层面拓宽了。]

2、他们的尾巴有什么用?(课件演示老虎、)

3、松鼠、袋鼠等动物用尾巴做事的情景,教师一边讲解他们的尾巴的作用。)

4、壁虎没有借到尾巴,于是就跑去向他们借。你们想小壁虎会怎样借?

提示学生先想想:小壁虎爬到什么地方?看见谁在干什么?小壁虎怎么说?对方怎么答?

学生选一种动物,看图借一借,说一说。

[尽管这篇课文介绍的是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但语文课不能离开“语文”的根本。课堂上,不要拘泥于课文,除学习课文内容之外,应适时拓展。这一课,应以这一知识为载体,让学生模仿课文段落结构续述故事。这既让学生解说了知识,又让他们亲手触碰了课文段落的写作顺序,发展学生语文的说写能力。]

四、交流成果,积累感悟:

读了课文后,你比以前又多了哪些知识,又发现了哪些学习方法?

五、分层作业,各显神通:(任选一道)

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与爸爸妈妈一起交流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3、画一幅小壁虎向其他动物借尾巴的图,并注上他们的对话。

4、续讲故事:小壁虎长出尾巴了,他会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谁,他们又会说些什么呢?

[每个学生个体,由于身心发展、生活阅历等不同,存在着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这些分层作业,正是从不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出发,让学生自主选择,积极展示。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他们的学习需求,发展了他们的个性。]

《精选《小壁虎借尾巴》优秀教案四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