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高中的作文合集8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的作文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的作文 篇1微信朋友圈,是一个很好的分享爱好之人的聚集地。我国也不乏各类佳节,正如刚刚过去的母亲节,微信就很好地发挥了它的作用,一时间,微信朋友圈满屏都是各种对母亲的祝福。这只是当今现象的一个缩影,其实近年来,网上送祝福变得越来越火热,在外工作的子女、多年不联系的远亲,就算隔着千山万水,一根根细细的网线也能将你的祝福传达。
但,父母想要的,真的是发在朋友圈里的多么感染人的文字,抑或是从网上复制来多么有文采的祝福语吗?央视的一则公益广告为我们解答了这个问题。一位年迈的母亲在过年的时候忙里忙外做了一桌子菜,子女们也纷纷打电话回家,但说的却不过是今年加班又无法回来云云。广告中特意提到了儿子给母亲年年都换一个更好的电饭煲。这里的儿子孝顺吗?当然了,他年年给母亲买更好的东西,心里自然是挂念着她的。但如果没有人回家陪伴母亲,电饭煲再好用,做出的饭菜再好吃,也不过是空的。
天下父母所求,不过是子女的陪伴。能看看你,抱抱你。“常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
时代总还是在变化的,过年回家,有的人一年的努力就盼着这一天,也有的人想躲着这天。毕竟工作繁忙,抽不出时间回老家,这好办,买一个智能手机回家,不用太好,能连上网视频电话就好,花几天教会父母怎么用,从此逢年过节要回家的麻烦就被一个视频通话搞定了。
父母们戴着老花镜,托着手机,眼光从镜片边缘向外扫射,不甚熟练的对着这一个铁盒,与子女说着话。视频那头是与朋友在高档餐厅聚餐的子女,这头是一桌子冷掉的饭菜。这种餐厅你一年才舍得来一次,那桌饭菜你父母也盼了一年你能吃上几口。
小时候,老师都会布置一个给父母洗脚的作业,有不少父母感叹这是史上最温馨的作业了,但有没有想过,在我们的文明古国,连给父母洗脚也要布置成作业强制孩子完成吗?
朋友圈、视频通话,的确是能暂解相思之情,但却始终不能代你孝顺你的父母,网线能传递亲情,却不能承载亲情,心灵与心灵的碰撞,那是一条网线能体会到的,所以,别让网线替你尽孝。
高中的作文 篇2那时,盛夏还未结束,我们揪着夏天的尾巴踏进了高中。初见老夏是在高一八班。
入眼是一件花衬衫,青花瓷蓝显得格外惹眼,然后是一张略显精神的小脸。区别于其他人的是那一对眉毛,眉峰向下,格外囧,这是其一。其二是身高,打破了我对男班主任高大威猛、女班主任窈窕美丽的幻想。但就是这小小的身躯支撑起了整个八班。
我敬佩老夏的尽职。第一次晨练的时候,我们还在抱怨怎么起这么早,在略带寒意的清晨跑步,但老夏却是同我们一齐到达操场的。当时我们不知道老夏是清晨五点多起床,然后再驱车到学校看我们晨练。(这是后来英语老师透露的)老夏没有一句怨言,他默默注视我们跑完两圈。在凉意逼人的冷风中我们感受到被关注的温暖,他在用无声的爱包容着我们。
我喜欢老夏幽默生动的地理课。他每次的课都分配的很合适,无论是时间还是内容。最让我不可思议的是他的课讲完布置完作业正好响起下课铃。他最喜欢用的词是“可巧”。此语一出,老夏便会略带暗示的挑眉,这预示着接下来的内容很重要。“可巧这条线经过......”“可巧某地在黄河几字形的折角处......”一节课不知道要用多少个“可巧”,只知道一节课下来满脑子都是老夏的余音,可谓功力深厚啊!最重要的是他的每一节课都很丰富,既不会漏掉中重要的知识点也会补充有趣的故事或与事实相关的事例。
我佩服老夏井井有条粗中有细的性格。他极爱干净,无论是教室还是宿舍都严格要求。我知道这是在培养我们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上严谨了学习上也同样会有所进步。我注意到老夏的衬衫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褶子。他知道我们每个月高强度的学习不会有很高的成效,所以他在每个月月底给班级过集体生日。让我们劳逸结合。似乎每一件我们看来极难办到的事被他一说就变得理所当然。我还记得他站在教室最前听我们唱《父亲》,唱到深处竟不由把他当做歌曲的主角。没错,他本就是我们的父亲,教育我们成才。我还记得他一开学用丹田发声的有趣理论,一条条理由阐述用丹田发声的好处。绘声绘色的描绘让我们不得不信。在老夏的带领下,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了进步。他犹如父亲一般伴我们走完高一这个艰难的学期。
何其有幸,高二分班后我们又重逢。老夏将伴我走过高中剩下的时光。或许这只是他教学生涯的一小段,但对我来说已经是生命中最好的时光。
师恩难忘,师恩难忘!
高中的作文 篇3二十三点,隔着厚厚的窗帘,我猜想,外面的漆黑定若女子似瀑的发。也摇曳随风。可我实在不敢掀开那层布,窥视一下,所谓的真实。怕外面是灯火通明。一阵阵汽车的轰鸣,充斥了我的空气,让我有些窒息。或许还会有璀璨的车灯,大如暴兽的双瞳,以冷冽的眸光撕裂虚幻的黑暗。可是,总会有个死小孩告诉你,二十三点,天,黑了。
在漆暗中,或是枕在如云似瀑的秀发,总会做一点梦,来埋葬自己。
我看的到火,在沉闷的燃烧,不露痕迹地焚化了理智,或者,这本就是疯狂。这就是自己。随着热腾腾的冲动,舞动手脚。或是,顾忌着周围早无生气的眼睛,乖乖的压抑了心脏,将双手放在双膝,然后,面带微笑?再用已无生气的眸子,冷冷的看着下一个舞动的人?这个世界如同泥淖,我们都在挣扎,也都会沉没,最终化作一捧泥土。也许着泥塘不曾因你沸腾过,可至少我们扬起了灿烂的泥花,不曾无声无息,而泥浆看不懂那迷醉众生的笑容。也许总会有些游荡的杂鱼时常吐出浑浊的气泡,又有什么关系呢?就极展手脚,舞至发梢,激扬更大的浪。荡动池塘。就像落叶那样,它从不在乎是砭骨的寒风将它扯下,或是柔情的徐风将它拂下,它只是知道,那飘荡的轨迹,叫做秋。
只是,已经零点了。时间的流动是不是像笔尖在纸面的滑翔,“沙沙”,“杀杀”。记得时常开玩笑说,老了,然后就放肆的笑。只是看满地枯黄,看亘古无殇,看从稚嫩到苍白的面庞,看笑容难扯动的嘴角,是不是真的老了,也许笑声只剩苍凉。
曾多么想在夕阳染红的荒漠,伴着被时间拉长的影子,骑一辆漆黑的哈雷,载着妹子,抛下沙尘欣赏背影,让刺耳的轰鸣嘲笑喧嚣,而我们在绝骋。只是,这样的画面我几时才能拍下,画中的夕阳还会不会勾勒棱角,伏在背上的妹子是否笑容依旧,一道道尘是不是仍在无力的追赶,那排气的筒又是否笔直的指向天空。或是在我将它钉在心中的时候,画面早已模糊。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趁年少,要轻狂啊。趁现在的心正饱满,要刻下一个名字,不要等到心脏被挤压得像坚硬的石块,每动一刀,都是满地的碎屑。趁 ……此处隐藏2519个字……因为我一直没有真正地弄清楚一个问题的答案——我的理想是什么?
小学时,我曾一度向同学炫耀自己的理想——当一名伟大的科学家。不仅要是科学家,而且得伟大。这个理想并非像一些书说的那样:我深深地迷上了自然科学这座神奇的宝库,不断为探索科学的奥秘而钻研,甘愿为科学事业奉献自己的一生。我甚至连为所谓的科学做过的最大的努力也并非为了以后成为一个科学家,而是为了让试卷上的分数能让我免去责骂。而我之所以会有这个理想是因为有段时间我迷上了各个科学家的故事,废寝忘食地了解,想要窥其一生。但老师们却误以为这是我对科学和科学家的精神无比敬佩,所以大搞理想教育,不谙世事的我便糊里糊涂地冒出了这个理想,并为其努力学习语文和数学,让老师和我兴奋了好一阵,但热情一过,终归平静。
现在想来,恐怕那只是我生命中的一个驿站,而并非我真正想要企及的终点,这理想也随之湮灭。
人至初中,思想觉悟也很是提高了一番,不再相信什么当个伟大的科学家,做个光荣的人民教师之类的“高尚”理想,甚至因为总是写以“理想”为话题的烂作文一度对理想失去信心。于是抱着痛极生悲的思想,我痛定思痛,忍痛割爱,褪尽浮华,返璞归真,决定与理想决裂。于是,在三年的初中生活,我并未有什么明确的理想。但是如果说我的心里完全没有理想那也是不现实的。因为人的心中总会有些想法,有些盼头 ,人得靠它提供精神支柱,提供心灵的源动力。只是这些想法在我初中时期更换得太多、太频繁,以至于我认为它们配不上“理想”这样里程碑似的称号,顶多只能客串下“想法”这些小角色。我初中时期主要的小角色有:当上数学课代表,超过领头羊,写好作文这些,这些想法总是在心里留一会儿就夭折,从来没有哪一个成为长寿老人,甚至有些不曾实现就已夭折,但他们早已成为我人生中的绿叶,陪我走过了那段五彩缤纷的日子。
时过境迁。
如今的我即将迎来这崭新的高中生活。这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会。可是,直到现在,我都还未认真地规划过我的未来,认真地思考过我的理想。就连要考哪个大学,哪个专业,长大后做些什么都还一片迷茫。
那理想呢?
随其自然吧。
人生总得有个盼头!
我不知道我是否有那么的一个盼头,我只是尽力做好现在每一件自己感兴趣的'事。或许要想让生活或得充实、快乐就是我一生最大的盼头,最真实的理想。
高中的作文 篇8亲爱的旧时光:
最近过得好吗?我很不好。
脑海里对你的模样印象愈发模糊起来,吃再多的维E也无法阻挡的你的逝去。可偏偏我还是执念地不愿忘却……
记忆的列车轰隆隆地飞驰而过,一下子把我带离现实,遽然间,我与你很近很近。
安静的教室,傍晚温柔的风在教室轻轻地流淌。暮日的光正一丝不苟地往大地万物涂上一抹暖意。
我看着嘉言带着笑意的侧脸,极其认真的姿态,在桌上奋笔疾书着。刹那,有一种异样的感觉趁我不注意,流进了我的血管,再顺势流向了每一个细胞,缓缓地补给营养。这种情绪的学名,叫做幸福。
她像是突然感知到了我的注释,略略抬头,嫣然一笑。
看哪,旧时光里的画面如此简单,如此和谐,可那简单的小幸福却足以让今日的我落泪。现实与理想还没有开始刀枪相向,依旧是姊妹相称的状态。一切,都还很美好。
美好至此,随即,补习、数学、成绩……种种不欢喜的事物纷至杳来。我们一下子变得应接不暇,开始用自以为正确的方式做自认为正确的决定。
窗外。
知了与鸣蝉仍是不知疲倦地歌唱,一直唱回20xx的夏。
老师面色沉重地站在讲台前,语重心长的话语时不时地飘进左耳,又如云般从右耳飘走。这样的情形反反复复,在每次模拟考之后都要上演。日子久了,再讨厌的也还是衍生成为了习惯。
头顶的风扇一直在卖力地旋转,“嘎吱嘎吱”的金属摩擦声,一阵又一阵,仿佛空气都在忙碌地流动着。身边的嘉言突然顿了笔,从山积般的书本中抬头,睁着茫然空洞的眼,向着前方,直直地发问:“书上说,我们是充满了希望的一代。你觉得对吗?”
“当然对啊。”我不假思索地回答。
“充满的是谁的希望,我们的还是大人的?”你用陈述的语气讲完了这句应该用问句结尾的话。
突如其来的沉默慢慢地跟随空气的脚步,填满了我们之间的空隙。尴尬地僵持了一会儿,又是“沙沙”的笔触摩擦纸的细屑声音开始忙碌。彼此双方都十分有默契地选择缄默,假装刚才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从前的我们,就是用这样简短的问话来质问对方,或者说,空气。不需要答案,也给不出答案。更多的,仿佛就只是想用这种方式来宣泄着不满。
默默地,用我们安静的方式。
从旧时光中迅速抽身而退,回到现实。回忆她可能患上了侏儒症,我10岁时她是那么高,如今的15岁她还是那样的高度。
其实我只是想说,能够回忆的,愿意回忆的,回忆起来的,旧时光真的越来越少。
最初对未来有着种种描画,随时准备着大干一场的我们。却在行进过程中,被莫名丢进了一个劣质的洗衣机。低廉的洗衣粉摩擦着我们的肌肤,变得粗糙不堪。强烈的左冲右撞,让我们变得头破血流,伤痕累累。猛烈的离心运动之后,
带来的我们变得干干的,皱皱的心脏。等到最后被拎出来的时候,已然是面目全非。我们不再是最初的白T恤,可能染上了衬衫的蕾丝,褪上了卫衣的血红,沾上了洋娃娃的花边……
我们变得不像我们自己,我们甚至无法找出借口去怪罪他人。
明明是有很多条路的,明明是有很多中方式的。可是当时偏执的我们却像是钻进了牛角尖般欲罢不能,自以为是地走着我们以为的正确道路。
因为看到成绩单上“两极分化”的分数,所以选择放弃来讨好自己;因为不喜欢老师的谆谆善诱,所以选择不听不顾;因为讨厌别人眼底的一点悲悯色彩,所以拒绝任何人的关心。
那样的我们如同两只刺猬,就连睡觉,也是浑身带刺的戒备状态。既不容许别人靠近,也无法拥抱他人。
年轻气盛的我们携带着这样固执的莫名的自尊心,渡过了我们的整个夏。初三那段暗无天日的时光里,我记不清了我是怎样熬过一节又一节头疼的数学课。可能是手机屏幕微弱的光,可能是看着黑板怔怔出身,也可能是白纸上覆盖着密密麻麻的字迹。
每天每天都像是含着过期了的酸梅过日子,隐忍辛涩的感觉一直溢满口腔。
而后我们因为一点小摩擦产生分歧,真的只是很小很小的问题。却因为谁都不愿意主动,所以双方选择一直按兵不动。直至毕业,直至分开,不再联络。
这样的我们,这样的性格,注定了这样的人生。我们可以是疯狂的,我们可以不听规劝的,我们可以是离经叛道的,我们可以是沉默貌似空气的,可是我们却注定成为不了姽婳的女子。
如果可以,我只是想对当年那么偏执的我和你,说声“抱歉”。是我太自以为是,没跨过初三这条时间界限之前,我还一厢情愿地以为世界只有那么大了。所以我用尽了力气去爱,去生活,我以为15岁是我人生的尽头。
嘉言,对不起。
被我伤害过的人,对不起。
旧时光,对不起。
文档为doc格式